更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聚焦

青记观察丨网红城市的想象与现实

发布时间:2023-08-12 08:20:06 来源:腾讯网

导  读

网络传播具有局限性,一时的口碑极化附赠的旅游观感,从长远看无法撼动城市本身的价值和文化体系。


(资料图)

7月初,石家庄对外宣称将于7月至10月举办“Rock Home Town”——中国“摇滚之城”音乐演出季,全面打造中国“摇滚之城”。消息一出,哗然一片。或许在很多人眼里,石家庄这个存在感不高的省会城市和摇滚的气质相差甚远。且不论它能否成功变身“摇滚之城”,但这种提出口号、贴上标签、经营品牌的做法,起码宣示着推广城市、打造城市的市场化基因的觉醒。

有淄博成功的经验在先,通过抖音一炮而红的淄博已经拿下了网络“烧烤之都”称号。之所以是网络称号,是因为在淄博之前,以“烧烤之都”为名的城市大大小小不下十个,各有千秋。经过全国人民几个月的集体奔赴,淄博的热度确实在慢慢降低。一些人不无优越感地评论称“这个场面早就预料到”,这代表着对所谓“网红城市”的冷眼旁观甚至夹杂着一些恶意。

城市史学家刘易斯·芒福德说:“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集群,它更是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。”我们分析看一下,所谓的“网红城市”是否真的如大家在短视频平台上所看到的——突如其来的关注、骤然飙升的热度?作为老牌旅游胜地、文化古都的那些城市,与其说成都、南京、武汉、长沙、西安是“网红城市”,倒不如回望过去几十年这些城市始终不降的旅游吸引力,以及经济发展榜单上长居前列的实力。所以,网友一时的追捧,只不过将现实中的口碑转到了网络上,让更多人获取了更科学、接地气的旅游攻略和更丰富的旅游知识介绍。短视频平台、社交媒体的推广、宣传,与其说是爆款网红城市的崛起,不如说是对现实早已出圈城市的锦上添花。所以,“网红城市”更准确的用法,应该套在本来存在感、知名度就相对较低的三四线城市。

从发展的角度看,这是三四五线城市积极主动寻求自我突破。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显然没有这么强的努力经营、到处寻找合适标签的紧绷感。城市与城市间政治经济文化资源量相差不小,再加上天然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环境,各自发展面临着不同挑战。但谁又能说,“网红城市”是拔地而起呢?

挖掘一个城市的潜力,有些人总幻想可以平地起高楼,单凭一次飙升的网络热度、一场出圈的社会事件就实现“鲤鱼跳龙门”。旱地拔葱的结局只不过葱一茬接一茬被割,没有哪根能长久。但大多数意图构建“网红城市”的地方还是能做到从历史中查阅、从文化中搜寻、从现实中挖掘,并非一切无稽之谈、凭空生造。至少,石家庄起码是一个有摇滚基因的城市,在摇滚乐迷的心中,出自石家庄的《通俗歌曲》和《我爱摇滚乐》两本摇滚乐杂志有一席之地。

短暂的出圈、轰动、海量游客涌入,都是互联网运作下、流量经济模式下的常态。但要想热度延续,不可能仅靠几个视频、几部好看的影视剧。除主要一二线城市凭城市自身竞争力长居旅游榜单前列外,多数所谓“网红城市”难逃一时靠短视频出圈而后继续默默无闻的命运。根本原因,就在于城市本身的旅游资源、发展实力和文化内涵跟不上突如其来的旅游热度。再者,依赖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的形象展示,始终是小切面、不深入,带着互联网滤镜,不能替代本身的城市形象。这就是网络传播的局限性,一时的口碑极化附赠的旅游观感,从长远看无法撼动城市本身的价值和文化体系。

城市营销是长期的系统工程,一时的网红可以有,但也要理性看待。面对潮涌的人群、铺天盖地的免费宣传和好评,不必沾沾自喜;面临重重舆论压力甚至不加遮掩的嘲讽,也不必当真。通过短视频传播打造“网红城市”,一时火热、再衰三竭很正常。它不异于一个基建工程、一次重大国际赛事对于一个城市的提升。说到底,我们指望一个品牌、几个标签就试图让一个城市跃然升级,不过是期望太高。

鲤鱼跳龙门,也得“跳一次差一尺,跳两次差一寸,跳三次差一分,四次五次不歇气,终于跳过大龙门”。

(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)

【文章刊于《青年记者》2023年第15期】

本文引用格式参考:

张灿灿.网红城市的想象与现实[J].青年记者,2023(15):111.

上一篇:车评头条:爱唯欧长测(3)发现:一周使用驾驶感受

下一篇:最后一页